推文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由校的动作很快,还没等诸王反应过来,钦定的《宗室教育令》就昭告天下。这是大明第一次用法律形式规范宗室教育,却让整个士林都为此震动不已。

其实,宗学在大明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但凡稍稍重视子弟教育的家族,都会自行开办宗学、族学,邀请名家授课,教导子弟上进。

可不管什么事情,只要牵涉到皇家,就分外的惹人注目。老百姓都想知道皇帝是不是天天用金碗吃饭,读书人也都想看看皇家是如何教育子弟。

可这一看,却看出了毛病。

不得不说,朱由校在《宗室教育令》是掺杂着不少私货的,无论是学制还是学习内容,都是赤裸裸的抄袭。只不过换了个名字,做了些符合大明现状的调整。

比如,超过七岁却没有到达十九岁的子弟,允许他们根据自身水平插班学习,把他们吸收进教育体系的做法,就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

但从根子上,这个教育模式还是以培养数学逻辑思维为主的。

宗藩们知道这是为了不让子弟们荒废时光颓废下去,虽然对方案有很多不解,却一个个咬牙认了。

当然,也有几个王府哭穷,对承担高额的教育费用表示不满,可在朱由校做出明确承诺,答应等朝廷财政好转就给予补偿的情况下,也都偃旗息鼓。

可士林中却是一直杂音不断,而抨击的重点就是经义太少,学的科目太杂,不符合儒家教育方式。

对这点,朱由校心知肚明,也无法反驳,只好装聋作哑,听而不闻。

不过,事情却在徐光启的帮助下解决了。

徐光启的主意很简单,开经筵,让朱由校按时学习儒家经义。

开经筵为朝廷盛典,每月二日、十二日、廿二日定期举办。这一天,朱由校必须坐在文华殿,选派勋臣一人主持经筵事务,再选派内阁学士帮忙主持经筵事务,六部尚书等高官必须全部到场旁听。另外,还有展书、侍仪、供事、赞礼等人员。

除了每月三次开经筵外,还有日讲。日讲只用讲读官内阁学士侍班,不用侍仪等官,讲官四人或六人,每次陪着朱由校读书,在多了十几遍后,就用简单通俗的话语讲解书中的道理。这种日讲仪式比经筵大为简略,被称为小经筵或小讲。

每日一小讲,每旬一大讲,这是帝王接受儒家教育的主要方式,也让朱由校体会到了儒家学问的博大精深,对大明的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样连续作秀了好几天,就在朱由校渐渐沉迷到这种学习方式中去的时候,徐光启在外面放出了一句话,“(儒家经义)乃治国之道。”

这句话一出,原本杂音不断的士林一下子就消停了。

即便有几个没反应过来的,也被同伴给挡了回去,“你让宗藩学习治国之道,是何目的?”

如何戏剧性的变化,让朱由校连连苦笑,虽然觉得皇帝防范宗藩已经是路人皆知有点窝心,却庆幸于事情解决没有遗患。

这里面的得失,让朱由校好好的琢磨了许久。而原计划要接着推行的改革,却就这样胎死腹中。

“等等,再等等,等宗室中受教育的人多了,能自立门户的人多了,再对宗藩下手吧。”

朱由校嘴里念念叨叨的,却也不怕身边的人听见。

宗藩问题早就是朝廷上下众所皆知的毒瘤,几乎所有的争议都是在如何改革上,而不是要不要改革。

而此时此刻,他身边所站的也都是他的心腹手下。王安、魏朝、魏忠贤,是他在朝中的重要耳目。徐光启、孙承宗,是他推行治国意志的主要推手。

可以这么说,朱由校的每一项政策,都是在和这些人的不断商讨中酝酿出来的。

今天是王安第一次参加这种小规模会议,能被接纳他十分高兴,却更加的小心谨慎,站在朱由校身侧只管忙着端茶倒水,对政务却一言不发。

相比而言,刚刚从天津回来的孙承宗却活跃的多。

他如今是天津巡抚,却并不是简单的接任徐光启的职务。

早在徐光启进京的时候,朱由校就推动内阁在天津废卫设府,把原来的军事体制改成了文官体制,并任命左光斗为天津首任知府。

几个月下来,左光斗干的不错,虽然心思放在农田上比较多,可也保障了天津商业的快速发展。

至于孙承宗的天津巡抚,却不再主管天津事务,而是和渔政衙门一起,负责起了辽东新军的后勤供应。

能负责新军这一国之重器的后勤保障,自然是皇帝的亲近之人,孙承宗欣然从命,兢兢业业,沟通着朱由校和新军的联系。

而这次回京述职,就是朱由校对他的嘉奖。

孙承宗也赞同皇帝缓缓的想法,“宗室的困境不在于朝廷给他们多少银两,而是看他们能不能自己立起来。现在有了新的学制,想必能让宗室多出些人才。”

朱由校点点头,却认为孙承宗的思路还局限在让宗室能出多少人才上,就特意提点他,“宗室中其实还是有贤才的,只不过闲云野鹤惯了,不想为朝廷出力。现在朕以宗族大计相托付,也许他们就不会推辞了。”

孙承宗一怔,这才恍然大悟。其实宗室里面确实有不少人才,可他们却被皇室对宗藩的持续打击吓破了胆子。前几年万历帝下旨允许宗室参加科考,这本就是加恩宗室,放宽对宗藩的控制,却没有一个人出来考试。

现在推行新学制,必定要建立新学校、招募师资,如果以亲情、宗族未来相托付,也许可以让那些心存迟疑的人出山任教。即便不能为朝廷所用,也能为社稷、宗族做些贡献。

再往深处想想,新学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再不成器,也会有一技之长,也不需要他们出仕做官,就让他们在学校中任教,也能糊口谋生。

这样时间长了,朝廷即便取消宗室俸禄,也不会影响太大。

只不过,新学制这样滚雪球一样发展下去……

孙承宗心中一凛,却不敢再往下想。

喜欢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请大家收藏:(www.twxs8.org)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推文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推文小说推荐阅读: 韩四当官三国之每年一个新身份三国:蜀汉最牛二代大宋有种抗日三部曲之杀猪匠三国之无上至尊三国之新霸主三国之西凉兵王黑暗的苏醒红楼之快活人生从丹阳开局逐鹿天下大秦:老赵,我真的不是仙人抗战之超级兵锋刀斧唐朝工科生从截胡曹操开始变强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奋斗在贞观我在大明上夜班刘备的日常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我真的不想当奸臣啊大虞奇侠传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最后的三国2:兴魏三国之谋断九州陈氏子梁山之梦兴汉使命蜀汉之庄稼汉大唐逍遥驸马爷大秦:开局邀请祖龙造反跃马天下扶明录带着仓库到大明新特工学生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季汉彰武谍战江城最强兵王天下安康唐砖革宋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带着仓库回到明末回到汉末当暴君穿越山贼做皇帝大明之锦衣为王老胡同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
推文小说搜藏榜: 大汉骑军宰执天下赤色黎明我的帝国模拟器亮剑:代管独立团,全成特种兵了我,拯救大明!纯情小衙内明贼我在大宋搞山寨大明帝师隋唐之铁血风云穿越之才子霸业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春秋小领主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爱之神不败军神大明:我要做权臣乱世之女王成长记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烈火雄鹰驸马威武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贞观家教有点躁将坟明末朱重八唐冢这个吕布实在太厉害了回到明朝做仁君最强特种兵传说三国之王牌谋士附身系统抗战之烽火兄弟将侯三国刘协之重霸天下骗局局中局亮剑之第一神射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欺世盗国大秦开局就摊牌大晋望族特种兵之无限掠夺系统大国崛起1857三国豪杰传大唐:一人灭一国三国之席卷天下最后的三国大秦:开局成嬴政私生子穿越之我是耿精忠冢虎之殇超级大独裁者
推文小说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曹魏奋斗在新明朝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超级大独裁者血帅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抗日之横扫天下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铁血骠骑猎日神刀边戎吕氏皇朝开国功贼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大唐全才极品皇帝江山如此多骄奉天承运宋起波斯湾大周权相明末资本家远征军之溃兵兄弟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抗日之兵王纵横杀手特种兵三国之天下霸业大宋极品国师盗宋不败军神明末朱重八锦衣传奇狼啸五代武田家的明国武士宋世流芳大唐之逍遥王爷浴火重生西路军宋风大明福王三国战神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汉皇系统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大隋帝国风云海岛里的超级帝国闯王李自成新传三国之我的老婆是武圣